玉出“二马岗”,甘肃润华夏
——年中国古代玉矿资源考察简报
古代玉器的材料及其产地,一直是学术界及收藏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近些年来着力对古代玉材进行研究,并持续将目光锁定在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湖北、内蒙等地。
年4月27日至5月19日,笔者与(北京)丁哲师生古玉研究院、(香港)中国古玉学会的部分会员一行19人组成科考队,对甘肃省境内的玉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观摩了兰州、武威、张掖、酒泉、肃北、广河、和政、临夏、积石山、永靖、康乐、临洮、榆中、定西、通渭、秦安、陇西、武山、天水、礼县、清水、庄浪、静宁等25个市、县的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的馆藏玉器,以及当地民间收藏家的藏品。现将部分考察成果整理出来,与业界人士共飨。
(一)
甘肃省玉矿资源丰富。蛇纹石玉主要有酒泉的祁连玉,武山的鸳鸯玉,此外临夏地区亦有优质蛇纹石玉矿。透闪石玉,为古人心目中的“真玉”,也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甘肃透闪石玉,现较明确的产出地点主要在肃北马鬃山镇境内和临洮峡口镇的马衔山。马鬃山玉矿遗址
马鬃山玉矿,位于肃北马鬃山镇境内的戈壁上,地处马鬃山山区。年以来,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了数次考古调查、发掘和测绘工作,目前已确认了径保尔草场和寒窑子草场两处古代玉矿遗址。其中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年代为战国至西汉,可能存在四坝文化(距今约—年)时期的遗存;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最早开采年代为骟马文化时期(距今约—年),明清时期也进行过开采。
马鬃山玉矿遗址
考古工作者在马鬃山玉矿遗址共发现矿坑近处,均为露天开采矿坑;以及大量石器、玉料:石器包括石锤、石斧、砍砸器为代表的采矿工具,各类砺石为代表的加工工具;玉料体型不大,有初选后的的精料,大量边角废料和部分戈壁料。
马鬃山玉矿矿坑
马鬃山玉矿矿脉
玉矿剥落的碎料
马鬃山玉料
马鬃山玉料
马鬃山玉料打磨抛光后的马鬃山玉料打磨抛光后的马鬃山玉料
值得注意的是,马鬃山玉矿西南余公里处,就是天下闻名的玉门关。以往认为玉门关之所以名“玉门”,是因为从西域输入的新疆和田玉由此入关东进中原。现在看来,玉门关当与马鬃山玉矿之关联更为密切。
马衔山玉矿,主要指临洮峡口镇北约9公里处的“玉石山”。现今马衔山地表玉矿已开采殆尽,玉石矿脉深藏山顶的矿洞之中,半山腰处也会见到风化剥离的山料。逢夏秋时节暴雨,山洪爆发过后,玉矿附近的大碧河及其两支流漆家沟、王家沟中还会零星见到籽玉。
马衔山玉矿马衔山玉矿远眺马衔山玉矿矿坑
马衔山玉矿尚未进行过正式考古发掘。但据当地百姓告知:曾有人在“玉石山”上发现过古矿坑(现已填平),以及古代加工玉器的小作坊,并采集到带有古代加工痕迹的玉料、边角料。据云,清朝同光年间官方也曾在此地开采过玉料。马衔山玉矿矿脉
马衔山玉矿矿脉马衔山玉山料马衔山玉山料
马衔山玉山料
马衔山玉山料马衔山玉山料
马衔山玉籽料马衔山玉山流水料采集到的马衔山玉山流水料附近村民家中征集的马衔山玉山料
(二)
“马鬃山玉”与“马衔山玉”质地极其接近,不易区分,二者可谓甘肃透闪玉的代表。“马鬃山玉”,以山料、戈壁料为主。“马衔山玉”,则有山料、山流水和籽料。开采方式都是在玉矿脉露头处敲击剥离矿石,捡拾已风化剥落的玉料,或在河流中寻找籽料。
甘肃透闪石玉的透闪石含量在80%左右,内部为毛毡交织结构,油脂性强,多较通透。质地略显疏松,多漂浮有零星白色棉絮状“玉花”。色泽斑斓古朴,无鲜艳扎眼之感。主要有浅绿、深绿、墨绿、灰绿、黄绿、黄、黄白、青白、灰白、白、灰色、青花等。其中,“马鬃山玉”以白玉、青白玉最具代表性,而“马衔山玉”的主要色调为黄、绿色,尤以韭黄色为佳。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甘肃透闪石玉
除此之外,甘肃地区还产有一种俗称“布丁石”的透闪石玉。不透明,沉积构造显著。典型者有布丁石、波浪条斑、冰裂纹等纹理。色调从黄褐到深绿、灰绿、灰蓝,直至灰褐、灰色,甚至黑色。
“布丁石”
甘肃透闪石玉内部通常泛有大面积浓郁的红褐色糖色,此为三氧化二铁溶液渗透侵染所致。
玉料外表多包裹一层柔和、熟旧的奶白色、黄白色风化皮。此系距离地表很近或裸露于地表的山料,常年受辐射,风吹日晒雨淋所致。经检测,风化皮的部分依然是透闪石质,坊间常流传此系次生沁蚀形成的“钙化”,不确。
风化层、玉质内还常散布有饴糖色、黑色丝藻状纹(俗称“蚂蚁脚”、“松枝沁”),亦为铁分子侵入所致。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甘肃透闪石玉
刘大同在《古玉辨》中也曾对甘肃透闪石玉有过描述:“甘肃境内,昆仑山脉之北,青海及南,山之间亦产玉,其色如云、如雾,或如嫩叶,且有似硫磺者”。这正与马鬃山、马衔山玉矿所产玉料特征相符。
注:市面上,常以俄罗斯玉冒充甘肃透闪石玉,需慎之!
(三)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甘肃透闪石玉,是西北地区史前文化,以及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乃至汉代玉器的主要玉料之一。
众所周知,分布在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玉器的原料主要选用甘肃透闪石玉,种类丰富,色彩斑斓。
齐家文化玉琮,甘肃临洮出土齐家文化玉璧,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
齐家文化玉环,甘肃天水师赵村出土
齐家文化玉环,青海民和喇家出土齐家文化玉璜,甘肃省博物馆收藏齐家文化玉璜,会宁县博物馆藏
河南安阳殷墟、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代遗址,山西曲沃晋侯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等西周遗址出土玉器中有不少质地通透,边沿常有熟旧风化皮,内部散有褐色“蚂蚁脚”或浓郁饴糖斑的黄色、白色、绿色透闪石玉,很可能源自甘肃。
商代玉鱼,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
商代玉兔,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商代钺形玉饰,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
商代玉鸟,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商代牛首形玉饰,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
商代玉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商代玉鹿,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商代玉箍,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西周玉鱼,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
西周兽面形玉饰,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
西周玉饰,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玉鸟,山东济阳刘台子出土西周玉璜,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甘肃透闪石玉使用较为广泛。各类礼器、佩饰多以甘肃透闪石玉制作。如在山西侯马及其周边地区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遗址中就出土了大量甘肃透闪石玉质地的玉器、盟誓辞文玉片和玉料。春秋玉璧,陕西凤翔河南屯出土战国玉覆面,湖北丹江口吉家院出土
战国玉覆面,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战国玉龙佩,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带钩,湖北江陵望山出土
战国玉璧,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风化层受沁呈紫色)
战国玉璧,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双龙形出廓玉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龙佩,河北邯郸百家村出土
战国双龙形出廓玉环,山西侯马西高出土
东周盟誓辞文玉片,山西侯马出土
东周盟誓辞文玉片,山西侯马出土
有汉一代,甘肃透闪石玉的应用仍然较为普遍。著名的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白玉质地的作品。这些玉器颜色偏白,偏水透,光洁度高,结构略疏松,密度较新疆和田玉低。质地内部泛有浓郁的赭红色饴糖斑,边沿或有熟旧风化皮残留。这类玉料与典型的新疆和田玉有明显区别,应也产自甘肃地区,甚至很可能就取材于马鬃山玉矿。
西汉玉剑首标本与甘肃透闪石玉料对比
西汉玉剑珌与甘肃透闪石玉料对比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玉璧,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玉龙佩,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玉璧,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玉珩,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战国末期西汉早期玉璧,咸阳博物馆藏
西汉龙形玉环,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四)
甘肃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重要的玉矿资源区。然时人对高古玉料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常过分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jiangkouzx.com/djkzz/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