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广播电视台,赞45
11月20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左绞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一台拖拉机正缓缓前行,所过之处,土壤翻滚,一个个体态饱满的红薯也漏出头来,村民们挎着篮子忙着捡拾红薯,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看着刚挖出来的红薯,左绞村种植户龚运海热情地介绍起来,红薯品种叫“普薯32”俗称“西瓜红”,通体匀称,软糯香甜,这两年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销路很不错。今年他尝试了进行规模种植,经过努力学习种植技术,精心培育,红薯长势喜人,如今喜获丰收。
龚运海说:”我今年种了三四十亩的红薯,今年天这么干,我一亩地还能收多块钱,比种玉米强得多。“
刚出土的红薯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满地的红薯排列成行,一堆堆甚是喜人,村民们各司其职,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箱。
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左绞村通过流转土地,采取连片种植、统一管理的方式,成规模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同时将附近村的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也吸纳进来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
左绞村党支部书记胡祖有说:”红薯作为我们左绞村的支柱产业,我们也是大力鼓励农户种植,目前有余户参与进来,当前正是丰收的时节,我们每天用工大概80人以上,这10来天的时间共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增加30万元以上。“
据了解,红薯产业作为习家店镇农业传统产业,因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产量稳定等特点,一直备受群众喜爱。全镇种植面积已发展至一万余亩,产值达两千万元,同时延伸出深加工、红薯粉条等产业链,提升红薯产业附加值,加快了红薯产业现代化进程,“小红薯”拓宽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水都网
全媒体记者/李诗豪周俊沁通讯员/牟槲
编辑/孙萌责编/邓启鑫终审/周金华
1.我的这十年
谢昌波:医术精湛除病痛农民患者送锦旗
2.丹江口市人行:服务“专精特新”贷动“小巨人”做大做强
3.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农旅融合新模式共享共筑幸福梦
4.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办不成事”窗口为企业把事办成了
5.疫情防控不到位!丹江口市通报19家经营门店(第三十六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jiangkouzx.com/djkgr/13606.html